你有没有想过,市场为什么一会儿涨一会儿跌?其实,它就像四季一样,有自己的循环规律。
有人把这个规律分成八个阶段:熊市、熊末、熊反、牛初、牛市、牛末、牛调、熊初。
听起来挺复杂,但别担心,今天我们不仅要搞懂这八个阶段,还要用一个叫“维科夫理论”的方法,帮你看清市场背后的大玩家在干什么。再加上熊市的时间规律和吸筹的常见形态,你就能少踩坑,多抓机会啦!
市场周期:八个阶段长啥样?
先说说这八个阶段,简单点就是价格从跌到涨、再跌的过程:
- 熊市 :价格一直跌,大家都很慌。
- 熊末 :跌得没那么狠了,可能快到谷底。
- 熊反 :价格稍微弹一下,但还不确定。
- 牛初 :市场开始暖和,信心回来啦。
- 牛市 :价格蹭蹭涨,大家都兴奋。
- 牛末 :涨不动了,可能要变天。
- 牛调 :涨着涨着停一停,小回调。
- 熊初 :市场变弱,又要跌了。
有个问题:当你真在某个阶段时,很难猜这是哪儿。这时候,维科夫理论就派上用场了。
维科夫理论:大玩家怎么操控市场?
维科夫是个老前辈,他说市场是被大户(比如机构)操控的,他们有四个步骤:
- 吸筹 :低价偷偷买,价格不动。
- 拉升 :推高价格,让散户跟风。
- 派发 :高价卖给散户,价格晃来晃去。
- 下跌 :卖完了,价格就崩了。
这四个步骤跟八个阶段能连起来,帮我们看清大户在每个阶段的动作。
熊市有多久?底部又是啥样?
熊市是价格跌最惨的时候,但它不会永远跌下去。历史上看,熊市时间长短不一:
- 短熊市 :几个月,比如 2008 年金融危机后,美股跌了半年就反弹。
- 长熊市 :一两年,比如 2000 年互联网泡沫,跌了整整三年。
- 平均来说,熊市大概持续 9 个月到 2 年 ,具体看经济有多糟。
到了 熊末 ,价格不再猛跌,而是开始“横盘”,也就是在一个范围内来回晃。这种横盘通常是 箱体震荡 :价格像被困在一个盒子里,有个上限(阻力)和下限(支撑),大户在这儿悄悄买货。比如,股价可能在 10 块到 12 块之间晃几个月,成交量也不高,这就是典型的底部信号。
八个阶段 + 维科夫,到底怎么对应?
我们把八个阶段和维科夫合起来看:
- 熊市 :大户卖完了(下跌末期),散户还在慌着抛。成交量大,新闻全是坏消息。
- 熊末 :大户开始偷偷买(吸筹前期),价格横盘,像箱体震荡。成交量缩到很小。
- 熊反 :大户试着推一下(吸筹初期),价格小反弹。突然放量,但不稳定。
- 牛初 :吸筹完了,开始拉(拉升初期),价格突破箱体。成交量增加。
- 牛市 :大户使劲拉(拉升中期),散户都来抢。价格直线上涨,新闻全是好消息。
- 牛末 :大户开始卖(派发前期),涨不动了。价格高位震荡,成交量减少。
- 牛调 :卖着卖着调一下(派发中),散户以为还能买。小幅下跌后反弹,量不规律。
- 熊初 :卖完了(下跌初期),价格往下掉。跌破支撑,成交量放大。
用个例子:2020 年疫情,股市先暴跌(熊市 + 下跌),然后横盘几个月(熊末 + 吸筹),再慢慢涨(牛初 + 拉升)。是不是有点感觉了?
吸筹长啥样?常见形态有哪些?
吸筹是大户低价建仓的阶段,价格通常不怎么动,但图表上会有一些“形状”。小白可以认认这些常见形态:
- 箱体震荡 :最常见,价格在支撑和阻力间来回跑,像个矩形。比如,股价在 10 块到 12 块间晃了三个月。
- 双底(W 底) :价格跌到低点反弹,再跌一次又反弹,像个“W”。这是大户测试底部的信号。
- 圆底 :价格慢慢下滑又慢慢回升,像个浅碗。大户在这儿慢慢买,不急着推。
- 春季(Spring) :维科夫的经典形态,价格假装跌破支撑(吓跑散户),然后快速拉回。大户故意“洗盘”,骗人抛售。
这些形态有个共同点:成交量低,价格不乱跑。看到这些,可能是熊末或吸筹阶段。
小白怎么看懂市场?
别怕,你不需要多聪明,只要会看几样东西:
- 价格 :用 K 线图(比如 TradingView)看是横着(箱体)、涨还是跌。
- 成交量 :量小可能是吸筹或派发,量大是拉升或下跌。
- 支撑与阻力 :箱体的上下限,突破可能是拉升,跌破可能是下跌。
- 情绪 :新闻冷清是吸筹,热火朝天是拉升。
试试看:打开一个股票图,找个横盘的地方(可能是箱体吸筹),看看量小不小。再看后面有没有放量涨(可能是拉升)。瞅瞅新闻,大家慌不慌,猜猜大户在干嘛。
动手试一试
- 练习 1 :找个图表,标出“箱体”“上涨”“下跌”,猜猜是哪个阶段。比如,看到双底可能是熊末。
- 练习 2 :假设“价格跌了三个月,现在横盘一个月,量很低”,你觉得是大户吸筹吗?可能是熊末吧?
- 每天 5 分钟 :看一个股票,找找箱体或 W 底,记下自己的猜测。
最后说两句
市场周期不好猜,但加上维科夫理论和这些形态,你就能多一点线索。熊市一般 9 个月到 2 年,底部常是箱体震荡,吸筹还有双底、圆底这些“记号”。刚开始别急着全懂,多看看图、多想想大户在干啥,慢慢就有感觉了。